行业新闻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关于现代公墓建设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6-08-02 17:11:18点击次数:2006次

公墓是城市的理想翻版,城市建设直接影响到公墓的设计、建设,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中蕴含了对现代公墓的强烈呼唤,也为公墓建设者打开了一扇窗。作为公墓建设者我们有义务为市民提供更为舒适、理想的治丧环境,同时让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渗透到公墓建设中来,达到公墓建设的现代化水准,在笔者看来现代公墓的建设至少要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培育公墓的“场所精神”

墓地是人生的终极归宿之地,承载着为亡者提供最后居所、为生者提供祭祀缅怀场所、传承文化的多重功能,它是表达人的精神情感的纪念性建筑,表达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永恒的追求,并提供给人们一种独特的场所精神。场所理论是现象学在建筑学中的运用,最早由挪威建筑理论家伯格·舒尔茨提出,简单说来,场所理论认为任何建筑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它是人化自然和天然自然有机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以一定的方式聚集了人们生活世界所需要的事物,反映了在某一特定时空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自身的环境特征,它不单单是具有实体空间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蕴含着深刻的精神意义。作为具有特殊功能的纪念性建筑——公墓来说,同样蕴含了深刻的精神和文化意义。因此,在现代公墓的建设中,场所精神的营造应该是公墓建设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舒尔茨说:“凡存在均具有精神,并且这种精神赋予人与场所以生命,伴随着人与场所的整个生命旅程”。场所是一种人造的空间,人赋予场所以精神生命,当场所的精神特性被认同之后,就折射出场所精神,而场所精神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与行为。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在公墓的自然环境中渲染一种超然的气氛,使人的精神压力在此得到释放,感受到回归自然的乐趣;使遗属在缅怀时能同亡灵在静谧的场所中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对话与沟通,平复其悲伤的心情;同时在营造公墓的空间时,通过地形、色彩、山、水、光等元素不断变幻营造出空灵的空间环境,有意识对公墓建筑形态予以变换,形成空间的明暗、大小、虚实、简繁的对比烘托,揭示出公墓序列构思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同时在公墓的建设中要注意到遗属或观者更细致的主观感受,满足观者的视觉需求,把公墓的细部特质有层次的呈现出来,成为有份量的视觉因素,让色彩、质感、尺度及其使用材料的变化,以及空间的特定意境,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受。在建设过对一些简单而平凡的材料诸如大理石、钢材、混凝土、木材进行重新组织,赋予公墓丰富细腻的细部特质,达到渲染空间气氛的目的。对于空间的塑造,要从观者的角度入手,让其体验到不同界面的带来起伏感和不同材料组合带来的韵律感以及由明暗对比产生的色彩落差,形成立体观赏效果。同时要注意到材料材质作为物质载体对人的关照和关怀,比如意大利布里翁家族陵园中的夫妻棺椁,就充分利用了材料对人的关怀,两个棺椁相互依偎、相互扶持地挺立,棺木呈黑色,整体材料选用灰色大理石,通过色彩对比,充分体现出材料肌理的特质,而其他部位又辅以具有米兰传统的瓷砖,更进一步烘托出了明暗对比的映衬效果,向观者明显地表达了一种至死仍将相互缠绵、依恋的情境。在国内的公墓建设中,也有类似较好表达场所精神的杰作,比如在淀山湖归园公墓中,郭安娜女士之墓就很好的运用了建筑细部对于场所精神的烘托,其墓碑是灰色欧式卧碑,周围是捣碎了的白石子,象征着海洋,侧石四角有四块方石,象征着日本诸岛屿,外面四周一圈全是花柏球,整个墓穴的设计,形象地勾勒出郭安娜女士对于祖国的思念之情。

同时在设计中要敢于吸纳现代建筑学精华,利用现代建筑学语言,体现公墓的文脉和情感,将情感作为重要的设计因素,作为串联其他物质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等)内在逻辑红线,融合到建设过程中,从而营造出一个可以诱发、引导、承载和调节人的情感的环境。在公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营造出人们的思念之情、崇敬之情等多种情感,同时通过情感设计,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气氛来慰藉悲伤的遗属。

总之,公墓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营造出一种“场所精神”,勾勒出一种和谐静谧、返璞归真的气氛,并通过人的主观感知得以外化,给予生者一种精神慰藉。公墓建设者应该通过公墓外在的神秘表象,引导人们在其中开始人生的终极思考,不断深化自身对于生命、死亡的认识,达到生命质量和死亡质量双向提升的目的,同时诱导人们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心理特征予以个性化的阐释,体验其中的场所精神。在我们看来,当前,公墓建设者的重要任务就是把每一座公墓都建设成具有鲜明特色、具有独特意义的建筑,同千篇一律的、缺乏人文气息的、冷冰冰的墓碑挥手告别。


二、营造公墓的生态效益

现代公墓是同现代城市一起诞生的,卡尔维洛曾这样表述二者的关系“每一座城市都像劳多米亚一样,旁边就有另外一座城市,两座城市的居民有着相同的名字:这是死者的劳多米亚,是墓地。……生者的劳多米亚越是发展,死者的劳多米亚也越要扩展到墓地墙外的地方。”随着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公墓的建设用地也就水涨船高,随之出现“死人和活人争地盘”的现象,公墓建设已然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民生问题。如何在公墓日益扩张的境况下,拓展公墓的功能、提升其社会效益这是当前公墓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公墓生态化则是可以选择的路径。通过提升公墓的生态效益为城市居民造福,既解决了居民“死有所葬”的问题,又解决了城市生态问题,是一举多得的举措。

生态公墓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整合生态工程、社会工程以及系统工程方法多学科资源,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公墓区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起生态文明、景色优美的治丧环境,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以墓葬、祭祀、传承为主要功能的公共场所。生态公墓要处理好人(逝者、生者)、物(公墓以及公墓景观)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满意的治丧环境,又要保护好周围的自然环境。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要提高利用率,提高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力度,厉行环保低碳原则。

生态公墓可以解决城市绿化不足的问题,通过多样化植被的栽植,使其成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因此所选择的树木,不但要满足造景的需要、满足观者的观赏需求,也要有丰富物种、构建完整生态链的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因季节变化而差生的差异,此外,还要形成草坪草、蕨类和花卉等草本植物、以及水生植物、藤本植物的交叉使用,营造出一个“立体式绿化”环境,同时达到涵养水土、形成城市“绿肺”、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对此国外的一些公墓的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巴黎市区最大的拉雪兹神父墓园,自19世纪初建成以来,埋葬的死者超过100万,有些家族的陵墓中先后埋葬了几位死者。悠久的历史、富有想象力的建筑和雕塑以及诸如王尔德墓、莫里哀墓、肖邦墓以及巴黎公社社员墙等历史名流陵墓,将这种墓园锻造为反映巴黎历史、文脉的露天博物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此参观,使这里成为巴黎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游人超过200万。1993年6月24日,这座墓园被整体列为历史遗产。在巴黎人眼中,拉雪兹神父墓园是城市中面积最大、景色最为优美的园林绿地之一,也是最好的休闲场所之一。园中的数千棵树木,为巴黎营造了浓郁的自然气息,这里不仅仅是人类安息的理想归宿,更是诸如鸟类、蜥蜴、猫等小动物的天堂,形成人与动物、植物、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庞大的墓园非但没有成为巴黎市的城市建设负担,反而成为了巴黎最有文化品位、最具旅游价值的好去处,很好地处理了公墓建设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三、彰显公墓的文化效益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善终。”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殡葬行为对人们的教化功能,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讲的就是丧葬之事对民风、民德的影响,殡葬是人类特有的文化行为,本身就是一件关乎人伦和文化的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它表现为三个层面:其一是观念形态,诸如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有关殡葬的知识、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其二是操作形态就是人们在丧葬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态度和程序;其三是实物形态,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观念和一定的操作而创造出来的实物,通过这些实物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殡葬文化中,公墓作为最为重要的实物形态的殡葬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殡葬观念,是个人的精神生命在人间的另一种形式的物质载体。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或多或少对社会有一定贡献,特别是那些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物,理应受到人们的缅怀和纪念,留下具有特色纪念建筑物供世人凭吊,彰显教育教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的缔造者都是人,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即是人化,我们在公墓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人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也许你想不到,在我们的1996年欧洲之旅中,一种温馨的经验,乃是徜徉在一些墓地里。”的确,在欧美,一些墓园因为安息了大量的历史名流,聚集了良好的文化效应,成为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比如久负盛名的俄罗斯新圣女公墓,园中有乌兰诺娃、赫鲁晓夫以及果戈理、普希金等俄罗斯名宿的墓地,公墓在建造时就很好地将墓主人的身份和灵魂以及功绩同墓碑艺术很好的结合起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固化”的俄罗斯历史,比如赫鲁晓夫的墓碑就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几何交叉组成,赫鲁晓夫的头像就镶嵌在黑白几何体中间,表现了其鲜明的个人性格和历史功过,引发人们对那一段历史予以反思,整个墓地就是一种较为直观和形象的俄罗斯历史文化档案,成为俄罗斯的骄傲。在我们看来,对于名人和对国家、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归宿,我们应该要像对待历史文物一样,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安置,让其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教化功能和文化效应,造福社会,造福人类,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文化的尊重。

但并不是名人的墓地才具有文化效应,普通人的墓地也有其特殊的文化效应,在罗马利亚就有一所独一无二的“快乐公墓”,它位于罗马利亚北部山区的萨宾塔小镇,小镇仅有5000人口,当地居民生活十分困苦,从1932年起,镇上的木匠巴特拉斯决定利用自己的才学为乡亲们设计幽默、快乐的墓志铭,其中内容幽默而发人深省,比如一位死于粗心大意的伐木工人的墓志铭上写道:“醉后粗心入深林,树倒当头不知避;警告世人多谨慎,大意丧生最可惜。”一位嗜肉屠夫的碑上刻着:“持刀屠猪爱吃肉,肉吃太多命不长,本欲安享耄耋年,不料只活四十三。”再如有一则墓志铭是这样写的:“酒是穿肠毒,令我痛,令我泣,终难逃一死,酒乡兄弟听我言,切莫步我前车鉴。”幽默而富有内涵的墓志铭使这座处于偏远山区的公墓成为国际观光业的新宠,这足以说明文化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这也应该引起公墓建设者的深度思考,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和长远的历史眼光,几十年前,木匠巴特拉斯可能没有意识到他对萨宾塔小镇乃至整个罗马利亚和世界殡葬业的影响,但他的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当我们意识到文化的力量之后,我们还有理由日复一日地复制那种毫无人文意蕴的冷冰冰的墓碑吗?

同时,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殡葬文化中附着或关联着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诸如园林文化、风水文化等等,在现代公墓建设中,如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其优秀内核予以继承发扬,定能开掘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墓葬文化,就拿风水文化而言,本质上代表了中国古人在地理学方面的朴素探索,李约瑟博士就认为风水是使生者与死者的处所与大自然之间取得和合的艺术,它要求人们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达到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至善境界。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如能在公墓的设计建设中有机植入这些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定将大大提升公墓的文化品位,逐步改变人们对于公墓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扩展公墓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人生观的教育场所、文化的高地。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提高公墓的文化品位,摈弃落后的建设理念,导入具有现代意蕴的建设理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在城市建设和公墓建设之间寻求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为城市建设添彩,为广大市民提供舒适满意的治丧环境,同时为建设先进的殡葬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编辑:lybmxjy)

豫公网安备 41032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