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公开课——现代公墓建设的若干核心理念
殡葬公开课——现代公墓建设的若干核心理念
摘自王计生在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委员会举办的第34期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上的授课,王计生系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福寿园国际集团总经理,本文由中国社会报记者李海雁根据录音编辑整理。
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观念的转变都是至关重要的。殡葬业的弊端就在于行业自身的局限性,我们殡葬从业者一定不能把思维方式限制在行业本身,而应该加强和其他行业的沟通、联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才能有突破性的改变。
当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变了,他的人生态度、言语行动、性格爱好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以及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人们就会发现命运在冥冥之中已经被改写了。
要明白“三要素”和“四件事”
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我们殡葬从业者一定要明白“三要素”和“四件事”。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完成工作。
“三要素”指的是:“我愿意从事殡葬工作”“我应该从事殡葬工作”“我有能力从事殡葬工作”。“四件事”指的是:“你现在在做什么?”“明天你准备做什么?”“你凭什么继续做下去?”“你怎么和别人一起做下去?”
“取势,明道,优术”
“取势”是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领会事物变化的规律。“明道”是掌握实现目标的方法。“优术”是经过“取势”和“明道”后完美地执行。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加深对殡葬工作的理解,保持对行业的执着和热情,以及对在职工作投以全身心的关注。如此,我们才能改变行业的面貌,改变世人对殡葬从业者的看法。
殡葬其实是一门艺术
殡葬从业者,因为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死亡,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与生命和人生有关的大课题。经常思考生命、思考人生,可以提升我们对殡葬工作的认知和感悟。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创新,需要改变,需要向更多的人传达新的理念。过去,人们对殡葬从业者感到害怕,敬而远之,甚至把我们的工作边缘化。
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殡葬业其实是一个很稳定的行业,并且有创造价值的空间。所以,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让这个行业的社会地位得以改善和提升。
殡葬其实是一门艺术,是服务生命、解读生命、传承生命的事业。它涉及天文、地理、心理、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所以,殡葬从业者在工作之余也要去学习综合性的知识,这样才能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当一个社会把死都做好了,生还怕什么”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能把逝去的人都照料得无微不至,生还怕什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不应该是鱼水和谐、和睦共处吗?虽然中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生死观,可我们也正在逐渐从传统理念的阴影中走出来,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清明节变成法定假日就是最好的说明。政府号召民众在清明节的时候去扫墓,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对历史的尊重,对逝者的记念。
“地上有的,地下也要有”
做殡葬服务,地上有的,地下也要有。
网络信息服务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殡葬业。殡葬业再也不会在原先划定的圈子里经营,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它必然会发生变化。
国家提倡“互联网+”,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又如何把殡葬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呢?“互联网+”是互联网融合传统商业模式并且将其改造成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新商业模式。殡葬业从古至今都被人们定义为传统行业,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在国外,殡葬业已经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例如,在美国,墓碑里会藏有小芯片,用手机一扫,逝者的信息、照片以及人生经历都可以查到。这是殡葬和“互联网+”完美的结合。
“认识,认可,认知”
殡葬的起源同样也是人类的起源。自然界中,只有人知道“身后事”这个概念,从而衍生出了殡葬。而殡葬工作就是为人服务,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服务。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殡葬,才能做好殡葬工作。百度对“殡葬”这个词的解释是:殡葬是人类的自然淘汰,是对死者遗体处理的文明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殡葬从业者来说,殡葬的概念不仅来自于百度的解释,更是自我的认识和思考。
殡葬的两大范畴:人和人生。从环保的角度上讲,“人”指的是对逝者遗体进行文明处理的方式,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得遗体处理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人生”指的是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心理、逻辑、哲学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将人类的精神文明传承下去,并且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两大范畴其实就是用科学的办法实现人类的完美循环,同时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和过去相比,今天的殡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殡葬的认知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范畴内不断地探索。之后,殡葬行业的服务理念、服务要求、服务规范、服务水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殡葬行业提供了更完善的参照标准,向社会展示了全新的行业面貌。这颠覆性的改变来自于我们内心强大的需求。好奇并没有害死我们这群求知若渴的“猫”,而是让我们掌握了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律,以及内在本质与关联,还有最终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火化的三个层面
现代社会的火化与传统文明中的火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火葬就是遗体处理的方法之一,一般是与宗教联系起来的。而火化是通过专业设备对遗体进行焚烧,最终实现减量化的一种行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居住区域的集中,时间、空间的节约,人们选择火化作为身后处理的方式,同时注重人文关怀,追求一种更好的循环。但是,火化的问题在于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二噁英便是一种致癌物质。所以,政府要明确一个概念——先减排再节能。
在我国,火葬区的人逝去后都要进行火化,与国外人们自主选择和土葬或火化有所不同,他们是自然分流,所以对于火化的推行不是那么艰难。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多元化、科学化和人文化。
火化涉及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人文方面,例如当地的法律、道德、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第二个是技术方面,例如火化机的燃烧温度、排放、室外环境等。第三个是精神方面,例如火化车间的设计,我走过一些地方,火化车间设计得像天堂一样,让阳光照射进来,让逝者家属有一种“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的感觉。
精神生命的延续
每个人都有两个生命:生理生命与精神生命。生理生命指的是人的寿命,而精神生命则加上了人文、社会、血缘以及精神。例如,孔子的生理生命早就结束了,但他的精神生命延续到现在。若把人的一生总结为上下两百年,上一百年是人的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共存,后一百年则是精神生命的延续。
我们从事殡葬工作,不是为了上一百年的活着,而是为了后一百年的延续。从历史的瞬间来看,人的去世是一种减量工作;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去世不是减量,而是增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谋求历史增量的过程。对于平凡人而言,逝者的精神生命至少会延续到下一代。这便是历史赋予殡葬从业者的责任。
以人为本
殡葬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哲学的思考、理性的规划、感性的理解、情感的传承,唤起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因此,殡葬工作乃至殡葬周边的工作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把殡仪馆搬迁到郊外,这样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殡仪馆不能搬迁,应该增设,因为城市发展必然带来需求的增加。现代殡葬服务主要是以城市化为基础的。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社会化、市场化、人性化的殡葬服务,殡葬行业也要跟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反之,供需矛盾会加大。
从“暴利行业”到“精神消费”的转变
殡葬业之所以被诟病为“暴利行业”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殡葬的生产销售、设计建造、人文教育、生命关怀,民众几乎不了解,就会认为殡葬业每项工作都存在暴利。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行业相对落后,服务没有跟上,无法满足老百姓的心理需求。当我们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时,就可以实现从“暴利行业”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精神消费”的转变。
“安慰,放心”
很多人把殡葬业比作房地产,这是一种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的想法。房地产是经过交易,然后产权发生转移,房产商的任务是出售房子,后期的服务是由物业管理来完成。而墓地只是一个载体,并没有发生地产转移。当家属拿着亲人的骨灰去找合适的载体时,墓地应运而生。如果非要问我们卖的是什么,我会用四个字来回答:安慰、放心。墓碑不值钱,土地也不值钱,但是,当我们把安慰做得更好,放心做得更大,品牌价值就会更高。
殡葬业会走上市场化竞争的道路,而且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除了墓地的环境、价格和服务,我们还要竞争的是“安慰”和“放心”的程度。例如,台湾的殡仪馆会提供给逝者做按摩服务,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在给去世的人做SPA的时候,其实我是在给活着的人做心理按摩”。
阴事阳做
传统殡葬在人们的记忆中是阴森可怕的。由于这种负面影响,现代殡葬业依旧笼罩在传统的阴影下。而现代文明的死亡应当是宁静、祥和、尊重。所以,我们要走出恐怖的阴影,迈向现代殡葬的精神、艺术、文化。殡葬从业者首当其冲的责任是传播正能量,转负为正,阴事阳做。当然,凡事都要有度,温馨一点是阳,明快一点是阳,服务周到一点是阳,色彩多一点是阳。
殡葬的发展一定要以人文为起点
对中国殡葬业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包括人口、城市、经济、消费、观念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殡葬的发展一定要以人文为起点。当我们理解了人的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人文内涵就一定会延伸。与之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一定会加强,人性化服务一定会提升,科学技术的应用会创新,观念会不断的进步。殡葬从业者必须要有充分的认知和积极的思想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和挑战,最终实现自然界最科学的循环,以及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从改变自己做起
伦敦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段闻名全球的碑文:“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殡葬业有这样一句话:让每一个逝去的亲人得到安宁,就会让每一个家庭得到宁静;让每一个家庭得到宁静,就会让社会得到安定;让社会得到安定,国家就会变得和谐;让国家得到和谐,世界就会变得和平。